上個月打預防針的時候,我發現陳皮梅的頭在某些姿勢上不是很正;
一開始,我也不以為意,想說小孩大一點,脖子夠有力量就會好。

但是,當我在上個月的健兒門診順道提出了這個問題,
我的醫師要我去大醫院的兒童復健科做進一步的檢查,說有可能是斜頸。

開了轉診單之後,我開始覺得事情很嚴重。
上網查了一些資料,都說那個醫生是這方面的權威,
好!既然如此,那我們就去找權威吧!

翹腳的最高級,就是即使只有腳尖碰到也要翹。
2009/7/21

從十點半報到,到實際看診,等了四個小時,病患非常的多。

越等我的心就越難過。因為我在兒童醫療大樓看到許多真正嚴重病痛的小朋友。
候診對面一位看起來就跟陳皮梅差不多大,已經週歲體重才七公斤的小男孩,來掛復健科,學習怎麼走路。

不然就是隔壁一位媽媽揹了個腦性麻痺的小孩,在醫院人潮裡面,張羅著一大堆檢查東檢查西的門診。
總之,我從一進去沒多久,眼淚就開始不聽使喚的拼命掉,

除了我對這些小朋友投射的母性心態,一方面我開始悲觀擔心起陳皮梅的狀況。

陳皮梅最近才翻身,不過寶寶四到六個月翻身,都是正常。
2009/7/21

終於輪到我,醫生看了陳皮梅的身高體重,詢問了我們今天就診的目的。
彎彎她的腳,彎彎她的手,轉動她的脖子,又抱著她做一些小測試;
半响,翻過來跟我說,媽媽你的小孩沒有斜頸的問題。


醫生還沒說完…,阿罵趕緊問了她最關心的奶量問題,
醫生說,陳皮梅很
OK,身高體重活動力都很正常。
而且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絕對奶量,只要關心小孩有沒有長大,
有沒有活力,不要整天昏昏沉沉的,肌肉發展都健康正常就好。

成功翻過來,我都會鼓勵說妹妹你好棒,她常常會不好意思的笑。
2009/7/21


但是正當我想放鬆心情的時候…

她接著說,但是妹妹偶而出現頭歪的情況,你可以進一步再會照骨科、眼科、以及神經科…

以我的專業判斷這不是斜頸,但是我還是希望你再去會照這三科做進一步的檢驗,
如果別的醫生也說沒問題,那就沒問題。

剎那間,我的腦袋ㄧ片空白…

心裡想說:還要做進一步檢查喔?!ㄚ你不是說沒問題?!那幹嘛折騰小孩?!

當下我沒有拒絕,護士小姐也直接在電腦前面就幫我預約好了其他科別的門診。
醫師還交代我,骨科要找哪位醫師…

帶她在家前面的庭院逛逛,她很愛東看西看。
2009/7/21

走出醫院的時候,車上一路沉默,我問阿罵還要帶妹妹去做檢查嗎?!

阿罵說:唔免ㄚ啦!台北人的醫生害怕擔責任,
今天我們是來確定妹妹不是斜頸,醫師都說不是了,
又害怕萬一以後怎麼樣,會有醫療糾紛,所以要你去多做檢查。

假設其他醫生也說不是,以後萬一怎麼樣,還有其他醫師負責…
才不會不好對家屬交代。好好的小孩,做這麼多檢查幹什麼?!
等妹妹長大就好了,妳不要無聊瞎操心。。。

飯糰的頭髮,只長中間那撮,以後打算改名叫三太子。
2009/7/21

這一趟折騰下來,開車回家的路上,我開始拼湊…

記得我曾經也因為妹妹ㄋㄟㄋㄟ喝不多,帶去竹東给小飯糰的醫生看,
那個醫生什麼都跟我說沒關係,小孩長大就好了。
我走出那家小兒科診所的時候,覺得那家小兒科診所很爛,
診所冷冷清清,醫生還穿拖鞋,看起來就不是很專業…


現在回想起來,那個小兒科醫生算是有醫德,跟媽媽說你的小孩很健康,帶回去別擔心!
也不願意多賺你的錢,要你再回來多做什麼檢查之類的…


比起飯糰小弟的喜感,陳皮梅算是斯文的小女生。
2009/7/21

到底,醫生的角色是什麼?

我因為覺得沒受到診治,所以覺得醫生不好;當下,醫生醫治的究竟是我、還是陳皮梅?
權威又是什麼?是台灣的醫療環境,造成所有的醫生人人自危?
總要折騰個三四回、才願意告訴你天下沒有百分之ㄧ百的保證。

一批人,不斷的在醫院做檢查、治療、吃藥?
到底尋求的是醫療還是救贖?是生理的問題嚴重,還是心裡的問題嚴重?
醫療又應該介入多少?是幫助?醫治?便利?還是利益?

小飯糰快變大飯糰了~
2009/7/21

從一路的懷孕、生產,到現在的就診過程,
我深刻的感覺,不到必要手段,不要讓過度的醫療介入…

醫療過度介入,只會讓所有的事情病態化,
因為打從心底再尋求醫療的途中,我們的心就已經出發偏頗了。
有醫德的醫生,比起昂貴的私人婦產科,比起盛名的小兒科,
重要的太多了。

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性。
2009/7/21


還有,媽媽的心態呢?

既然沒有標準奶量,那何必弄個成長百分比圖表?
每個月媽媽的心情就隨著成長比例起伏,不斷的數據化小孩!!
搞得自己心情鬱卒,可憐的小孩從出生就開始被要求,
並規定喝奶、大便次數要有標準,幾個月配幾
CC的奶量…


其實
只要小孩正常長大,今天他是位於曲線圖的15%還是95%
又怎麼樣?
難道身高一直位在
95%
的以後會變姚明嗎?
好像規定小孩多大要吃幾碗飯,幾歲要長成什麼樣子,不然就是不正常。
這些數據與標準,會先把這些媽媽們搞瘋,
再由這些瘋狂的媽媽,去醫院把正常的小孩弄得不正常。

媽媽們,學會放手吧!越保護孩子,只會讓孩子失去適應環境的能力。
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性,讓小孩都自然快樂的出生、成長,才是最重要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